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视频中心

VIDEO CENTER

热门活动

activity

新闻资讯

“煤改电”助力北京实现蓝天梦

发布时间:2018.12.30

  北京高质量发展在路上:过去这一年,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,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。北京商报《北京高质量发展在路上》系列报道,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进展、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、冬奥会筹备,以及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营商环境优化、医疗改革、生态环境建设等6个方面切入,在新时代背景下,通过多维立体的剖面,以观察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,记录2018年北京实现城市定位功能转型的新作为。

    *治污,成为北京市2018年“打赢蓝天保卫战”的重要主题。随着PM2.5源解析工作的开展、交通运输结构调整、新能源的大力推广,北京市*打击固定污染源、移动污染源等治污源头,助力北京生态环境建设走向深入。而*版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特别提出,对于煤改清洁能源将不采取一刀切,政策灵活性提高,环保力度加大的同时也更兼顾了民生。

    PM2.5年均浓度有望创新低

    在房山区*物流基地,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一辆辆蓝色新能源叉车正有序地装载、移动和卸载货物。12月24日,该区环保局生态环境执法队直属队队长冯华东告诉记者,自从区环保局今年3月加强环保执法以来,新能源叉车代替了这里的柴油叉车,4月开始全面投入使用。

    根据初步测算,截至12月20日房山PM2.5累计平均浓度为5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3%。这也成为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的一个缩影。

    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,今年北京市PM2.5浓度屡创新低。其中,1月、8月、9月、10月等多个单月,以及累计前三季度、前10个月以及前11个月,北京市PM2.5浓度均为历史同期*水平。

    “蔚蓝地图”统计数据显示,累计至今年12月24日,北京市PM2.5平均浓度值为51.24微克/立方米,今年年均浓度有望创下历年新低。北京公共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,今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较为乐观,年初制定的降低PM2.5浓度目标基本能达成。

    平原地区燃煤退场

    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背后,是今年以来北京治污行动的*落地。

    秋冬季是大气治理最关键的时期,集体供暖以来,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有关的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。11月7日,国网北京电力表示,2018年,国网北京电力在完成市政府下达的312个村、12.26万户“煤改电”任务基础上,超额完成了山区163个村、5.74万户配套电网改造,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“无煤化”。

    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北京“煤改电”工程的实施,使农村居民户均供电能力由1.5千瓦提升至9千瓦,达到城市化水平。今年,“煤改电”工程除在平原地区实施以外,将克服山区农村地质条件复杂等难点,逐步在山区推行。

    此外,今年9月中旬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-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》指出,在推进清洁能源取暖、取消燃煤供暖的同时,“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宜煤则煤、宜热则热”,这意味着对于尚不具备煤改气、煤改电条件的区域,即使取暖设备有造成污染的可能,亦不能拆除。

    “天然气供应的大幅增加,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气环境。”对于“煤改电”、“煤改气”的现状,*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*科学家柴发合告诉北京商报记

在线咨询

热线电话

400热线: 400-866-7888

售后专线:020-86736686

产品选型

招商加盟

招商热线:19925688666

返回顶部

在线咨询

热线电话

产品选型

招商加盟